信息公开

【国防教育】以真实故事诠释国防担当,政策解读助力青春选择——学院国防之星志愿服务队举办国防教育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4月16日,地理与旅游学院学生党支部、国防之星志愿服务队在南苑社区9栋志锐学生社区活动室举办国防教育宣讲活动。国防之星志愿服务队队长黄凯祥携退役大学生士兵陈楚佳、李旭明通过鲜活军旅故事与政策解读,为在场学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现场反响热烈。  

以使命为纽带:国防与青春的血脉相连

队长黄凯祥以“国防是每个青年与祖国的血脉相连”开篇,结合加勒万河谷英雄事迹,强调国防的现实意义。他说道:“当我们在校园享受和平时,全球仍有30多片土地硝烟弥漫。陈红军、陈祥榕等烈士用生命诠释:国防是守护岁月静好的铜墙铁壁。”我国国防预算从2019年的1.26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1.46万亿元,122万大学生应征报名、80%新兵为大学生等数据,彰显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从迷茫到蜕变:军营淬炼的成长故事

陈楚佳:锅铲亦是“武器”,平凡岗位书写英雄主义

曾服役于武警某执勤支队的陈楚佳,讲述了自己从体能短板到“炊事尖兵”的转变。疫情期间,他顶替发烧的班长掌勺,从“只会炒菜”到精通五湖四海风味,甚至在山火救援中连夜制作200个馒头和四菜一汤。“战友说这是荒郊野外最暖的饭,那一刻我明白,炊事员的锅铲也能守护人民。”他的故事打破了“军营只有苦累”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平凡岗位的价值。

李旭明:五年戎马,从“落后兵”到“全连标兵”

拥有五年北部战区服役经历的李旭明,分享了他在新兵连的成长故事。他说:“别人跑10公里,我背10公斤沙袋跑20公里。”凭借意志力,他以全连第三的成绩获评“优秀标兵”。他还提到部队战备的重要性:“节假日战备等级最高,以色列‘安息日’突袭的教训警示我们,国防警惕性容不得松懈。”

政策解读:参军既是奉献,更是人生赋能

黄凯祥说:“参军不仅是青春的选择,更是对人生的全面赋能。政策为青年铺就了星光大道,让每一份热血都能找到归宿。”活动现场播放的征兵政策短片,详细解读了参军的多重利好:

成长机遇:普通高中生可报考军校(年龄放宽至22岁),本科毕业生可提干(年龄不超过26岁),立二等功免试读研。

经济保障:惠州本科毕业生入伍可获超20万元综合补助(含奖励金、学费补偿等),进疆进藏高达25万元。

职业前景:公务员、事业单位预留15%定向岗位,军队文职与现役军官同等待遇。

互动答疑:打破疑虑,点燃参军热情

在问答环节,学生们围绕“女兵发展空间”“专业与军旅结合”踊跃提问。三位退役士兵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百年前,青年以‘五四’火炬唤醒民族;今日,我们以迷彩青春守护家国。”服务队在活动的最后号召学生即刻行动,填写《征兵意向表》、扫码入群咨询、准备材料,以奋斗为青春底色,以热血守护山河。现场许多学生当场填写意向表,并扫码入群咨询。

据悉,国防之星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开展专题讲座、政策咨询等活动,助力更多青年“携笔从戎”,让青春在守护山河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撰稿:黄凯祥

初审:刁佩珍

复审:祝琳

终审:戴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