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我院地理科学系全体教师齐聚科技楼B座1206,一起参加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聚焦于人工智能课程设置、学科交叉融合及实践教学优化等关键议题,旨在推动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接轨,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
会议首项议题围绕“地理科学专业是否开设独立的人工智能必修课”展开。部分教师提出应开发《地理教育与人工智能应用》等专业融合课程,强调结合地理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利用AI技术优化地理教学、设计智能课堂的能力。但另一观点认为,学校现有的通识类课程《人工智能B》(侧重应用与实践)内容涵盖编程基础、数据分析及典型案例,更符合本系学生跨领域技术学习需求。经过多轮论证,与会教师一致同意将《人工智能B》纳入必修课体系,因其普适性框架可为不同方向(如地理教育、GIS应用)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后续再通过专业其他课深化AI与地理学的交叉应用。
针对“现有课程如何融入人工智能元素”,教师们展开热烈探讨。地理教学等相关课程或可尝试引入AI辅助教学设计工具,用于中学地理教学,衔接现在人工智能的新潮流;《GIS空间分析》课程则计划将人工智能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强化对地理数据的智能解译能力。此外,教师们建议在其他核心课中也可增设AI内容。
会议还就实践环节调整展开讨论,重点关注教育实习从第七学期调整至第六学期的可行性。支持者认为,实习前置可让学生尽早接触一线教学场景,积累经验后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但也需考虑与理论课程衔接问题。
展望未来,惠州学院地理科学系将以此次修订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地理学科发展的新范式,为区域基础教育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撰稿人:阮柱
照片:熊波
初审:刁佩珍
复审:蒋宝林
终审:李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