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6日,我院23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学生在董超阁、白旸、熊波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韶关市的丹霞山及马坝人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地貌实习。本次地质地貌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地质地貌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为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合影
在丹霞山景区,董超阁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了丹霞山岩石组成、地质构造,以及丹霞山地貌成因。丹霞山地貌发育在一大向斜盆地中,地区地层为白垩系,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等组成,岩石水平层理发育,竖直节理发育,由于地壳运动,丹霞山地区被抬升,在流水侵蚀、风化作用及重力作用下,形成类型各异的地貌,比如石柱、石墙、峡谷、石桥、石穴等地貌。
董超阁博士为学生讲解地貌
在马坝人遗址公园,师生们考察了喀斯特地貌,了解石灰岩特征、断裂、溶洞、落水洞、石芽、溶洞等成因。在马坝人遗址公园,董超阁老师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马坝人遗址中岩石的种类、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在老师们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们实地考察了马坝人曾经居住的地点——溶洞,并了解了溶洞成因。溶洞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溶解形成的洞穴,通常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其延伸方向与地下河流向相同,呈现水平状态。
师生观察溶洞
通过这次实习,学生们更加深入理解了山体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同时也增强了对岩石结构和构造的认识。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也加深了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撰稿:程钰琳
初审:刁佩珍
复审:董超阁
终审:吴鹏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