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杜思妍
学院及专业: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
考取院校及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
个人简介:广东省汕头市人,13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曾任生活委员
毕业寄语: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心得分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考研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了近三年了,从第一次考研初试失败再到调剂失败,继而二战成功,我想只有考研人能体会这一路的心酸,但是在此期间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对师弟师妹有所帮助。
一战时,我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报考专业是心理学,这是一所心理学在国内排名前列的211大学。懵懂的自己冲着它的名气毅然而然得选择了它。对于自己来说第一次考研我并没有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各种消息就盲目报考,等到11月份的时候才得到2017年报考人数1000+,录取人数41,对于这样的报录比内心一度陷入迷茫慌张,毕竟对于自己来说是跨专业并且报录比如此低,放弃之心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完。后期,我还是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我搜索各种信息,购买学校真题,寻求本校师兄师姐的帮忙。最终,我一战考了344分,学校的分数线是350几,到此为止一战向我宣告失败。
由此我得出了几点教训:首先,初试分数线低的院校报考的难度不一定就低。衡量报考院校的难度应该了解你所报考院校的报录比,试卷(专业课)的难度,以及这个地区批改试卷的严格程度。
其次,一定要收集你所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历年真题,然后多练练真题,这样才能知道考试的重点是哪些。有一些院校可能没有公布历年真题,大家收集或购买一些真题资料的时候可能要留点心眼,谨防买到假冒的历年真题。最后,在复习专业课时,不仅要多看书而且要多做习题,并且提高做题的速度。
初试的失败难免让我极度失落,结果也让我陷入悲伤的境地。然而这时候学院老师告诉我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调剂。调剂是一场惊心动魄又让人心累的游击战,它需要的不仅是你挖掘信息的能力,更需要你动用所有的人际关系。那些日子,自己每天都是一起床就是搜集全国各地各个学校往年信息,分析其今年是否需要调剂的情况,也拨打了各个学校的招生办公室电话咨询。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并没有拿到调剂复试资格。最后,我请教科系一名心理学老师帮助我。那位老师人特别好,最后在他的联系下我拿到浙江一所学校的调剂资格。
然而,当时的我一心寻找调剂名额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调剂学校的复试笔试上。当时我3月18号拿到复试资格,3月24就要复试,对于复试的笔试考了一门自己从没接触过的科目,可想而知结果还是不容乐观,我调剂复试失败了。这一路真的只能用心酸来形容了,当然也是因为自己的没经验。
对于调剂,我提供几点意见:(1)初试成绩出来尽快确定自己的排名,若在录取线徘徊或者学校录取线一定要尽快抓住时间寻找调剂资源。(2)当决定调剂,一定要联系院里的老师,看老师能不能帮忙介绍调剂学校或者导师,要相信有老师的帮忙绝对比自己的努力更有效果。(3)知道自己大概能有机会参加调剂要立马着手准备该学校的复习内容。(4)要时刻关注学校官网的调剂公告和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的开放时间,若有什么突发情况,要及时联系院里老师看能否帮忙。(5)调剂要主动出击,切莫被动等待,懂得利用院里老师和师兄师姐的人脉关系资源。
一战的成绩难免让我有些失落,但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爸妈的鼓励之下我决定走上二战之路。我准备二战的时间大概是去年6月份,吸取了一战的经验,听取老师给予的建议以及向师兄师姐了解了一些具体信息,再结合自己一战时候复习还残留一些基础的实际情况后,我决定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复习时间安排:早晨复习1.5小时政治看书和练习选择题(主观题背诵在11月中旬开始);下午做两个小时英语真题,一般是一天做题一天校对答案,并把不认识的单词做标记,查翻译逐个过关。
其余时间我留给专业课的复习,看完一章书便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到九月份我开始做专业课真题,通过专业课真题区分重点章节并差缺补漏。在此期间,我反反复复看了三遍课本,做了三遍专业课历年真题,四次英语历年真题和两次政治历年真题(政治只做选择题)。最后的结果令人欣慰,我如愿考上了。我很庆幸当初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
考研是一条漫长而难以坚持的路,特别感谢能够陪我回到最初,陪我重新开始的父母和老师!同时也衷心感谢地旅学院和惠州学院对考研学子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